第三方对账总结
对账方式
- 单项对账:一般拿第三方支付机构或银行流水,与自己系统进行对账,防止出现掉单问题。
- 双向对账:两个应用间的流水进行双向核对,如订单与财务系统,既要保证财务系统支付成功的记录,订单系统也是成功的;也要确保订单系统记录成功的记录,财务系统也成功。
对账结果分类
- 不匹配(金额,状态)
- 系统有订单三方订单不存在(三方系统问题,网络问题)
- 无主订单(三方系统存在订单,我方不存在)
- 匹配
- 退款订单
对账问题
- 订单跨天问题,系统有订单,第三方无订单,存为疑似订单,放入第二天再次对账
- 掉单问题(网络问题,我方服务器问题,三方服务问题),通过第三方查询接口即可同步状态
相关概念
轧帐和平帐
每一笔交易,都要做到各参与者的记录能够吻合,没有偏差。对账系统的工作,是发现有差异的记录,即轧帐;然后通过人工或者自动的方式,解决这些差异,即平帐。
长款和漏单
在以平台交易为基准的情况下和银行对账,发现周期内的交易,平台有此订单而第三方支付中没有订单,成为平台长款。平台长款一般是由于用户在支付的时候跨天的情况,比如用户在23:58分创建了订单,在第二天的凌晨00:03分进行了支付。在以银行交易为基准的情况下对账,银行有此订单而平台无此订单,即为平台漏单。平台漏单很少见,一般直接转人工处理。
账户体系
在一般的支付体系中会分为登录账户和支付账户,支付账户指用户在支付系统中用于交易的资金所有者权益的凭证;登录账号指用户在系统中登录的凭证和个人信息。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登录账户,一个登录账户可以有多个支付账户,比如零钱账户、储值卡账户等。一般来说,支付账户不会在多个登录账户之间共用。对账的交易一般都是支付账户参与交易。
交易与账户
账户设置,一般是从交易开始的。 交易的实现必须有账户的支持,账户是交易的基本构成元素。 从支付系统的角度,交易中涉及到的资金流是资金从一个账户流向另一个账户。 发起交易的一方,被称之为交易主体,他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机构。
清算和结算
清算主要是指不同银行间的货币收付,可以认为是结算进行之前,发起行和接收行对支付指令的发送、接收、核对确认,其结果是全面交换结算工具和支付信息,并建立最终结算头寸。
结算是指将清算过程产生的待结算头寸分别在发起行、接收行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完成资金转移,并通知收付双方的过程。当前,大多数银行结算业务的完成主要通过两类账户:一是银行间互相开立的代理账户,二是开立在央行、独立金融机构如银联、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
清算:计算各方应收应付钱款的时间与金额。
结算:根据清算的结果在指定的时间对各方进行实际的资金转移操作。
资金池
用户备付资金(如充值)统一放在企业的银行账户中,企业可以随意支配这些资金,即为资金池。与之对应的是第三方托管,用户备付资金是放在企业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用户开设的虚拟账户中,企业无法随意取出这些资金。现在互联网金融全面要求接入银行存管,就是银行会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资金账户来保护用户的资金,互联金融公司不能随意划拨这些资金账户中的金额。
长短款
在收单的结算流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种“单边账”的情况,单边账,即一方的账目发生变化,而另一方没有,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钱,哪去了。
长款:对账文件有,支付订单无(银行钱多了就是长款,即金额差错时订单金额<对账文件金融)
短款:支付订单有,对账文件无(银行少钱了就是短款,即金额差错时订单金额>对账文件金额)